課程簡介
照顧末期病人對所有醫護人員都是困難的任務。特別是護理師,花最多的時間照護病人,陪伴在病人身邊。面對病人難以避免的死亡,不但感受到病人及家屬的悲傷,也往往對自己的身心情況造成衝擊。更甚者,面對現代高科技醫療和死亡的拔河,護理師會經歷許多倫理困境,如果處理的不好,往往是造成護理師耗竭及離開職場的重要原因。本課程目標在於:
1. 介紹安寧緩和護理的核心知識,讓同學能在各種病人身心的不適中,找到舒緩與陪伴的切入點。
2. 邀請安寧團隊成員分享舒適護理的技能,身心靈照護的能力,哀傷的轉化,以及培養自我照顧的能力。
課程大綱
1. 安寧緩和護理概念
2. 常見生理問題與照護
3. 心理、社會、靈性問題與照護
4. 臨終照護
5. 輔助療法
6. 倫理困境
7. 舒適護理實做
8. 認識安寧團隊成員之角色與功能
9. 安寧緩和醫療轉介方式與照顧模式
10. 哀傷轉化與自我照顧
基本能力或先修課程
1. 基本護理學
2. 內外科護理學
3. 身體評估
108-2 安寧療護 黃馨葆 老師
課程與系所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之關連
108-2 安寧療護 黃馨葆 老師
課程計畫表
系所核心能力
權重(%)【A】
檢核能力指標(績效指標)
教學策略
評量方法及配分權重
核心能力學習成績【B】
期末學習成績【C=B*A】
具備實證醫護相關領域之專業知識與技能。
40
能運用臨床專業經驗,統合知識證據資源提供為考量現有符合病人期待與意願之照護。
具備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針對問題為導向,提供實證基礎之照護。
能查詢國內外相關文獻、社區與網路資源,運用資源尋求問題的答案。
講述法
實務操作(實驗、上機或實習等)
分組報告(肯付出): 50%
小考(肯學): 50%
加總: 100
40
具備溝通、協調及團隊合作之能力。
20
能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於照護對象,透過與醫療團隊的協調與合作,完成病人的照護。
能省思自己的溝通模式,並運用適當的溝通技巧,展現對照護對象之關懷。
小組討論
小組合作
課程參與度(肯學): 50%
小組合作狀況(肯負責): 50%
加總: 100
20
具備專業倫理素養與人文關懷能力。
20
專業倫理。
人文關懷。
學生上台報告
專題報告
書面報告(肯付出): 50%
實驗操作(肯做): 50%
加總: 100
20
具備終身自我提升學習之能力。
20
自動自發及自我主導學習的態度,知道自己的學習需求並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主動搜尋與運用相關學理用於病人的照護。
能應用與照護對象有關之基礎生物醫學科學之知識與理論於病人照護的過程中。
講述法
學生上台報告
專題報告
書面報告(肯付出): 100%
加總: 100
20
108-2 安寧療護 黃馨葆 老師
成績稽核
教科書(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參考教材及專業期刊導讀(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無參考教材及專業期刊導讀
自編教材(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無自編教材
上課進度
教學策略
1
安寧療護之哲理、現況與展望 & 智財權宣導(含告知學生應使用正版教科書) & 交通安全宣導
講述法
3
舒適護理實做(I)
實務操作(實驗、上機或實習等)
4
舒適護理實做(I)
實務操作(實驗、上機或實習等)
7
如何查學術文獻
講述法、實務操作(實驗、上機或實習等)
11
溝通技巧與同理心的運用、安寧緩和護理人員的壓力與調適
講述法
13
舒適護理實做(II)
實務操作(實驗、上機或實習等)
15
舒適護理實做(III)
實務操作(實驗、上機或實習等)
16
瀕死期病人的照顧
講述法、實務操作(實驗、上機或實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