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首先介紹典型的地方文化產業即工藝產業的發展歷程及其時代危機,其次說明日本地域活性化與造町、造鄉運動理念與實務的導入、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理念的興起?主要目標在讓學生實際體會、了解文化與產業在社會發展的功能,為學生事業規劃重要的依據?
課程大綱
1.台灣工藝產業發展歷程與危機
2.地域活性化與社區總體營造的緣起
3.文化產業理念的興起與施政
4.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務
5.國內地方文化產業案例探討
6.藉實地訪問調查報告、討論瞭解台灣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
7. 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創生
基本能力或先修課程
學生應具有臺灣歷史與地理及中國文化的基礎知識並關懷台灣社會與文化發展的性向?
107-1 地方文化產業專論(一) 翁徐得 老師
課程與系所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之關連
107-1 地方文化產業專論(一) 翁徐得 老師
課程計畫表
系所核心能力
權重(%)【A】
檢核能力指標(績效指標)
教學策略
評量方法及配分權重
核心能力學習成績【B】
期末學習成績【C=B*A】
專業理論與實務兼備能力
20
具備廣度與深度的理論研究能力
參與實務專案,培養設計實作力
專業忠誠與實踐能力
專業藝術理論的貫徹能力
培養以精準文字表達設計思維的能力
講述法
課堂討論(肯學): 50%
課程參與度(肯學): 50%
加總: 100
20
論述、管理與執行能力
15
發掘並定義設計議題之能力
具備建立解決設計議題程序的能力
專業藝術創作的執行能力
具備以各種表現法工具(2D,3D)呈現設計構想的能力
小組討論
課堂討論(肯學): 50%
課程參與度(肯學): 10%
小組合作狀況(肯負責): 20%
上課筆記(肯做): 20%
加總: 100
15
創新及解決問題能力
15
具備邏輯思辨的能力
使用者導向設計問題解決能力
跨領域整合專業知識,創新研發能力
小組討論
個案討論
作業(肯付出): 50%
課程參與度(肯學): 30%
書面報告(肯付出): 20%
加總: 100
15
跨域整合能力
20
E化科技與日常生活能力的結合能力
兼具美學涵養與人文素養
建立多元之藝術觀具有設計藝術鑑賞力
設計藝術與人文整合能力
專題報告
課堂討論(肯學): 30%
課程參與度(肯學): 30%
口頭報告(肯付出): 40%
加總: 100
20
國際移動力
15
全球化議題探討能力
多元文化藝術交流及探討
講述法
專題報告
課堂討論(肯學): 30%
課程參與度(肯學): 30%
口頭報告(肯付出): 40%
加總: 100
15
持續學習力
15
培養語言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自我思辨及問題解決能力
應用設計藝術於日常生活
講述法
小組討論
專題報告
作業(肯付出): 30%
課程參與度(肯學): 20%
書面報告(肯付出): 50%
加總: 100
15
107-1 地方文化產業專論(一) 翁徐得 老師
成績稽核
教科書(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無參考教科書
參考教材及專業期刊導讀(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人心之華
日本千葉大學宫崎清研究室
n.a.
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1996
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 1. 2)
日本千葉大學宫崎清研究室
n.a.
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1996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
翁徐得
n.a.
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
2003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
翁徐得
n.a.
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
2004
自編教材(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無自編教材
上課進度
教學策略
1
台灣工藝產業發展歷程與危機 & 智財權宣導(含告知學生應使用正版教科書)
講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