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智慧型創新在生活的應用J1 (105-2)
Office Hour
(一) 10:10~11:00、(一) 11:10~12:00、(二) 13:20~14:10、(二) 14:20~15:10、
(四) 13:20~14:10、(四) 14:20~15:10、(五) 13:20~14:10、(五) 14:20~15:10
/ H519
課程簡介
本課程「智慧型創新在生活的應用」旨在激發學生個人創造思考進而涵養生活,藉由以下要點實踐(1)了解創意發想與創新設計的意涵,(2)掌握創新創作應用於日常生活中,(3)學習檢視自己的創造力與直覺力,(4)培養人本與關懷社會的態度。透過課堂活動及討論報告,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溝通表達、人文素養、創新思考的重要能力。學生提出設計方案與實作策略,期待學生能製作出成品原型。
課程大綱
本課程核心理念就是『創新思維的實踐』,鼓勵學生從課程中創意發想,從創意發想、創新思考、創新設計、專利保護、產品開發、計畫撰寫等議題講授,透過2021年輔助技術(輔具)報告以及國家輔具分類標準的介紹,引導學生從輔具提昇、改造及研發,再介紹專題製作及參展比賽的作品並引導學生將課程啟發的想法付諸實現。透過「做中學、學中做」,激發學生於
輔具研發更多創新的火花與能量。基於改善生活便利性的生活創意,將創新設計的概念得以實現,產品原型的製作與產出,增加未來商品化或技術移轉等機會,藉此作為鼓勵學生未來創業動力之誘因。人的創意無窮,人的潛能無限,透過經驗分享,成功案例介紹,激勵同學創作,成就發明專家。
基本能力或先修課程
無
105-2 智慧型創新在生活的應用J1 鄧志堅 老師
課程與系所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之關連
105-2 智慧型創新在生活的應用J1 鄧志堅 老師
課程計畫表
系所核心能力
權重(%)【A】
檢核能力指標(績效指標)
教學策略
評量方法及配分權重
核心能力學習成績【B】
期末學習成績【C=B*A】
團隊合作
20
能持正向態度進行人際溝通,融合人己意見與需求,與他人共同完成任務之素養。
講述法
小組討論
個案討論
學生上台報告
分組報告(肯付出): 10%
期中考(肯學): 10%
期末考(肯學): 10%
作業(肯付出): 20%
課程參與度(肯學): 20%
書面報告(肯付出): 10%
上課筆記(肯做): 20%
加總: 100
20
主動學習
20
積極自主地投入各種學習歷程,孕育自我能力提升與自我實踐之素養。
講述法
小組討論
個案討論
學生上台報告
分組報告(肯付出): 10%
期中考(肯學): 10%
期末考(肯學): 10%
作業(肯付出): 20%
課程參與度(肯學): 10%
小組合作狀況(肯負責): 10%
書面報告(肯付出): 10%
上課筆記(肯做): 20%
加總: 100
20
創意創新
40
能以創新思維,有效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進而養成思辨能力之素養
講述法
小組討論
個案討論
學生上台報告
分組報告(肯付出): 10%
期中考(肯學): 10%
期末考(肯學): 10%
作業(肯付出): 20%
課程參與度(肯學): 10%
小組合作狀況(肯負責): 10%
書面報告(肯付出): 10%
上課筆記(肯做): 20%
加總: 100
40
國際視野
10
培養認識國際社會變遷的能力,以更寬廣的視野,了解全球化發展之素養。
講述法
小組討論
個案討論
學生上台報告
分組報告(肯付出): 10%
期中考(肯學): 10%
期末考(肯學): 10%
作業(肯付出): 20%
課程參與度(肯學): 10%
小組合作狀況(肯負責): 10%
書面報告(肯付出): 10%
上課筆記(肯做): 20%
加總: 100
10
人文素養
10
培養學生具備豐富的人文社會知識、正確的價值觀,對人與社會關懷的態度,以及培養對人際溝通、思考批判、藝術賞析、文化比較、適應變遷、自我反省等能力。
講述法
小組討論
個案討論
服務學習
分組報告(肯付出): 10%
期中考(肯學): 10%
期末考(肯學): 10%
作業(肯付出): 20%
課程參與度(肯學): 10%
小組合作狀況(肯負責): 10%
書面報告(肯付出): 10%
上課筆記(肯做): 20%
加總: 100
10
105-2 智慧型創新在生活的應用J1 鄧志堅 老師
成績稽核
教科書(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TRIZ打開創新之門的金鑰匙-I
孫永偉、謝爾蓋。伊克萬科
n.a.
科學出版社
2015
參考教材及專業期刊導讀(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Innovation on Demand
Victor Fey and Eugene Rivin
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自編教材(尊重智慧財產權,請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無自編教材
上課進度
教學策略
1
智慧型(系統化)創新簡介 & 智財權宣導(含告知學生應使用正版教科書) & 交通安全宣導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
2
功能分析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小組合作、影片欣賞、專題報告
3
功能分析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小組合作、影片欣賞、專題報告
6
40發明原則(1-3) 分割、分離、局部品質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
7
40發明原則(4-5) 非對稱性、組合(合併)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
8
40發明原則(6-7) 通用/普遍性、套疊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
10
40發明原則(8-9) 平衡力、預先反作用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
11
40發明原則(10-11)預先作用、事先預防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
12
40發明原則(12-13)等位性、逆轉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
13
40發明原則(14-15)曲度、動態性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
14
40發明原則(16-17)不足/過多作用、移至新的空間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
15
40發明原則(18-19)機械振動、週期性動作
講述法、小組討論、個案討論、影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