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課綱
完整版課綱
選課版課綱
兼任
課程名稱
公共領域與公民社會F2  (111-1)
科目序號 / 代號
1808 / CDC6007
開課系所
共同教學中心
學制 / 班級
大學日間部5年3班
畢業班/非畢業班
非畢業班
必選修 / 學分數
選修 / 2
上課時段 / 地點
(四)56 / B402
授課語系
中文
Office Hour
n.a.
課程簡介
公共領域與公民社會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探討現代性的核心課題所在。本課程將以這兩個指標為基礎,從回顧西方歷史現代性的進程,並以理論視野來統合,及透過以台灣的個案為例,更細緻的去探索和掌握台灣社會的現代性進程。目的是希望學生對現代性進行更宏觀的考察,以及反省現代性隱含的困境和危機及出路。具體教學目標為: 1.提供知識基礎,探討相關議題,使學生能明瞭公民權利與義務; 2.培養思維的習慣,使學生具備判斷準則的公民素養; 3.發展學生公民生活的參與和能力,能實踐民主精神與善盡公民責任。
課程大綱
1.公共領域的出現(起源問題、論代表型公共領域、論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誕生、公共領域的諸種機制) 2.理性溝通與公共領域的互動與關聯性(理性溝通與公共領域是否有必然關聯?為什麼公共領域的互動者經常出現不理性或拒絕溝通的情形?為什麼即使進行理性溝通,人們也不必然獲得共識?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公共領域中意見紛歧的現象?嘗試說明公共領域必須具備哪些條件,才能成為所有公共型知識份子相互溝通。) 3.公共領域中意見紛歧的現象。(如果沒有一個自主的公共領域,民主或者不可能,或者將流於形式。於是,在一個以自由主義市場至上的全球化經濟當中,在一個大眾傳媒幾乎完全受到商業邏輯控制的時代,一個自發的、理性討論的公共領域還有可能嗎?這正是當代民主社會的危機所在。。) 4.公民社會的起源和發展(形成公民社會的歷史條件、現代公民社會的類型、維繫公民社會成長的條件、以及公民社會的積極功能等等。這些關於公民社會具體問題的討論,當然有助於我們思考抽象性的公共領域問題。) 5.公民社會的論證及其挑戰(人為的公共領域與非公眾輿論/民眾的選舉活動、自由主義法治國家轉向社會福利國家/轉變過程中的政治公共領域、國家法虛構的公眾輿論/對公眾輿論概念的一種社會學解) 6.全球化與公民社會(當今的全球化發展當中,跨國企業受個別國家政府的管制減少,因而變得更有力量。反全球化運動可算是一種公民力量,用以制衡私人企業,維護公共利益。全球公民社會的發展,是有賴世界各地的人都提高他們全球意識,明白大家是互相依賴,互相關連。全球公民社會也必須以普世價值為基礎。而在廿一世紀,跨文化的普世價值,包括兩性平等、人權、非暴力,環保等。) 7.台灣的公共領域與公民社會的現狀與未來(透過研究實例讓同學對 於台灣公民社會的現況有一個通盤性的了解,並且從中認識不同的公共參與方 式。除了專業知識之外,課堂上將透過報告和討論讓同學了解地方時事、訓練 口語和文字表達、練習資料蒐集、培養批判性思考及社會關懷。) 7.台灣的公共領域與公民社會的現狀與未來。
基本能力或先修課程